欢迎来到中国戏剧家协会2018年01月03日 星期三
登陆新用户注册

致敬70年 献礼新时代——第十六届中国戏剧节10月在福州举行

时间:2019.09.30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激情讴歌伟大祖国,弘扬民族文化,20191026日至1112日,由中国文联、中国戏剧家协会和福州市人民政府、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共同主办,福州市文化和旅游局、福建省戏剧家协会承办的第十六届中国戏剧节将在人文厚重的有福之州福州隆重举行。本届戏剧节是党的十九大后我国戏剧艺术最新创作成果的集中亮相,是对全国戏剧界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次检阅,是广大戏剧艺术工作者向中华人民共和国70年华诞献上的一份厚礼。

中国戏剧节是一项全国性的戏剧展演活动,始创于1988年,每两年举办一次。本届戏剧节将有北京、上海、天津、重庆、陕西、台湾、山西、山东、西藏、江苏、江西、河北、四川、河南、广西、云南、浙江、安徽、湖北、广东、福建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1家中直院团的30个艺术团体和单位演出的30台参评剧目与广大观众见面。入围剧目包括川剧、晋剧、京剧、藏戏、歌仔戏、淮剧、河北梆子、弋阳腔、丝弦、豫剧、壮剧、滇剧、姚剧、黄梅戏、潮剧、评剧、吕剧、滑稽戏、莆仙戏、越剧、闽剧以及话剧、音乐剧、儿童剧等24种艺术形式。参演剧目有:川剧《江姐》,话剧《柳青》,晋剧《起凤街》,京剧《游百川》《陈毅回川》《红军故事》《光之谷》《玉簪缘》,藏戏《六弦情缘》,歌仔戏《夜未央》,淮剧《武训先生》《送你过江》,河北梆子《人民英雄纪念碑》,儿童剧《那山有片粉色的云》,弋阳腔《方志敏》,丝弦《大唐魏徵》,豫剧《张伯行》,壮剧《百色起义》,滇剧《回家》,姚剧《童小姐的战场》,黄梅戏《不越雷池》,潮剧《红军阿姆》,评剧《藏地彩虹》,吕剧《大河开凌》,滑稽戏《陈奂生的吃饭问题》,莆仙戏《踏伞行》,越剧《林巧稚》,闽剧《红裙记》《龙台驸马》,音乐剧《茶道》。

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各地艺术院团报名踊跃,表现出极大热情。30个省区市及兵团、中直单位,台湾地区报送剧目数量64台。经过专家评审组认真遴选,优中选优,适当考虑地区和剧种的分布,最终确定了30台参演剧目。

本届戏剧节呈现如下几个特点。

1、聚焦70年,优秀现代戏占据半壁江山。近年来,戏剧艺术工作者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迎来了戏剧艺术创作的新高潮。创作者们关注现实,努力拓展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深情凝视改革开放40年来和建国70年来的巨大成就。其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群众性。如川剧《江姐》,京剧《陈毅回川》《红军故事》《光之谷》,河北梆子《人民英雄纪念碑》,壮剧《百色起义》,弋阳腔《方志敏》,滇剧《回家》,姚剧《童小姐的战场》,潮剧《红军阿姆》,评剧《藏地彩虹》,吕剧《大河开凌》,滑稽戏《陈奂生的吃饭问题》、越剧《林巧稚》等作品讴歌解放战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生动展示了我国人民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和创造历史的辉煌业绩。

1026日,反映现实题材的滑稽戏《陈奂生的吃饭问题》将作为本届戏剧节开幕剧目与观众见面。

        2、讲好中国故事,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唱响主旋律、壮大正能量。在本届戏剧节中,艺术形式虽各不相同,但每个剧目紧紧围绕形式多样、鼓励创新、注重内涵、打造精品的宗旨,紧扣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主题,发挥戏剧在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独特作用,用生动鲜活的故事和真情真挚的表演,呈现出一个个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优秀戏剧作品,营造知荣辱、讲正气、树新风、促和谐的良好风尚。如西安话剧院有限责任公司创作演出的话剧《柳青》在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上斩获文华大奖。该剧主创巧妙地将小说《创业史》中的人物,艺术地还原出生活中的原型,让这些生活原型与舞台上的柳青做了真实、有趣、感人的戏剧性勾连,观众不仅通过这部剧认识了柳青,同时也了解了小说《创业史》是如何做到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云南省滇剧院带来的滇剧《回家》关注普通百姓的情感世界,以小见大,展现云南人的改革开放记忆,揭示了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人们精神世界的改变。滑稽戏《陈奂生的吃饭问题》取材于常州籍著名作家高晓声小说《陈奂生上城》中的人物原型陈奂生。全剧从吃饭问题这个中国农民最切近、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入手,笑中有泪、亦庄亦谐地叙述了陈奂生及其家人在各个重要历史时期的土地、粮食、吃饭问题,从小人物的命运折射出中国农民生活的沧海桑田与惊天巨变。

        3、守正创新,作品精神高度、文化内涵、艺术价值进一步提升,作品在观念与手段结合、内容与形式融合上出新出彩。本届参评剧目题材丰富,形式多样,除了大量现代戏,还有新编历史剧和整理改编的传统戏,充分体现了我国优秀民族文化的丰富多彩、博大精深以及戏曲艺术传承发展的勃勃生机。新编历史剧如淮剧《武训先生》、豫剧《张伯行》、黄梅戏《不越雷池》、歌仔戏《夜未央》、京剧《游百川》、丝弦《大唐魏徵》、莆仙戏《踏伞行》、闽剧《龙台驸马》等剧目一经公演即得到专家和观众的认可,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整理改编的京剧《玉簪缘》、闽剧《红裙记》同样体现了推陈出新、继承发展的艺术创作精神。

        4、切实加强戏剧理论建设,坚持问题导向,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戏剧理论来源于对创作成果的经验总结,根植于剧团、作品和演职人员的亲身实践,对戏剧创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要实现戏剧艺术的发扬光大,必须要有深厚的理论基础作为支撑。中国剧协历来高度重视戏剧理论评论建设与调研工作。本届戏剧节的理论评论工作延续了前几届的优秀传统并有所开拓。在正式开幕前于722-25日在安徽铜陵召开了第16届中国戏剧节部分入选剧目提升研讨会。这是中国戏剧节自举办以来,首次召开剧目提升研讨会。这次会议是适时和必要的。中国剧协搭建交流平台,让专家们和创作者们开诚布公,各抒己见,通过深入的研究、研讨,让剧目质量得到一个整体提升,从而带动整个戏剧创作水平和戏剧创作环境的提升。研讨会期间,还召开了全国戏剧专家与安徽主要院团创作指导对接会,让与会专家也为当地院团把脉问诊。

戏剧节进行期间依旧不设奖项,加强评论,重在交流、研讨,把办节与推动戏剧发展,提升创作水平,搭建各地戏剧工作者交流平台结合起来。除剧目研讨外,中国剧协还策划了两场致敬70年的戏剧论坛,分别是第十六届中国戏剧节·剧本创作论坛和第十六届中国戏剧节·戏曲音乐创作论坛。两场论坛将围绕新时代现实题材剧本创作、历史剧创作、中国戏曲剧种的保护以及传统经典剧目的整理和戏曲音乐的泛剧种化、戏曲音乐发展的民族性和现代性等议题展开研讨,均邀请全国知名戏剧专家和一线创作人员为戏剧发展建言献策。

        5、参演剧团多样。本届戏剧节的参演剧团多来自全国省市和地区,既有国家级重点院团,也有来自基层的民间剧团。福州市马尾区海峡闽剧团作为一个民营剧团,常年坚守在演出一线,虽然演出辛苦但他们视创作为生命,挤时间创排新戏。这次他们演出的闽剧《龙台驸马》经多年打磨,其唱词清新流畅,曲牌丰富多彩,舞台清新大方,极富地方特色,令人耳目一新。

        6、名角荟萃、精彩纷呈。推出优秀艺术人才,是中国戏剧节举办的重要目的之一。戏剧节期间,川剧梅花大奖获得者沈鉄梅,晋剧二度梅获得者谢涛,京剧优秀演员袁慧琴、吕洋,评剧演员王平,淮剧演员梁伟平、滇剧演员陈亚萍、歌仔戏演员唐美云以及众多优秀中青年演员的精彩表现,值得期待。

        7、节俭办会,文艺惠民。本届戏剧节严格贯彻中央和省关于厉行节约、制止奢侈浪费行为相关规定的要求,既突出特色,又节俭办会。在活动布置上,体现大气、简朴、绿色的特点。在会务接待上,严格控制和压缩政务接待范围和规模。此外,戏剧节本着文艺惠民原则,最高票价为50元,最低票价为20元。残疾人、军人免费。

同时,在戏剧节开幕式上还将举办“2019年中国文联终身成就戏剧家表彰活动。中国文联、中国剧协严格按照《中国文联终身成就艺术家推荐表彰管理办法》(文联发〔2016178号文件)的规定,经职能部门组织专家提名并评议,在戏剧界广泛征求意见,并经226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国剧协第八届主席团第五次会议讨论通过,决定推荐郭兰英(90岁,歌剧表演艺术家)、王文娟(93岁,越剧表演艺术家)等两位德高望重、成就卓著、影响力大、为新中国戏剧事业奋斗一生的德艺双馨的老戏剧家为本届表彰建议人选。

百花齐放,姹紫嫣红。2019年金秋的福州,将成为戏剧家绽放才华的舞台,成为观众盛大的视听盛宴,成为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福地。